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要点及考虑因素
内支撑拆除要点
(1)内支撑拆除应遵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考虑现场周边环境特点,按先置换后拆除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操作条例,认真执行,避免出现事故;
(2)内支撑相应层的主体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并可承受该层内支撑的内力时,可按规定的换撑方式将支护结构的支撑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后,方可拆除该层内支撑;
(3)内支撑拆除应小心操作,不得损伤主体结构。在拆除下层内支撑时,支撑立柱及支护结构在一定时期内还处于工作状态,必须小心断开支撑与立柱,支撑与支护桩的节点,使其不受损伤;
(4)最后拆除支撑立柱时,必须作好立柱穿越底板位置的加强防水处理;
(5)在拆除每层内支撑的前后必须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拆除并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换撑安全、可靠。
内支撑拆除考虑因素
(1)拆撑模式选择
支撑拆除对水平结构施工影响较大。一般有顺拆和闷拆两种。支撑选用何种拆撑组织模式既满足主体结构工期要求,同时又可保证拆撑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是支撑拆除的重点。
(2)拆撑顺序选择
支撑分布密,截面大,如何合理确定支撑拆除顺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对主体结构施工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是支撑拆除的难点。
(3)拆撑方法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支撑拆除方法,在保证拆撑过程中基坑及结构安全前提下,既可满足支撑拆除进度要求,又能节约施工费用是支撑拆除的难点。
(4)渣土外运及成品保护
支撑拆除后的渣土量比较大,而主体结构承载力有限,严禁超载,拆除的混凝土渣外运要及时,由于运输量大、碎渣多、基坑深、水平及垂直运输矛盾突出。此外支撑拆除时必须对主体结构楼板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对已施工完成主体结构楼板产生撞击破坏。因此如何合理组织渣土的外运和主体结构的成品保护成为拆撑工作的重点。
(5)安全管理
由于交叉作业严重,施工中存在高空吊物,大量机械、人员同时作业,这些都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同样成为拆撑工作的重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