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建筑新老交替,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很多楼盘都在向地下发展,但城市施工正面临周边已建楼盘及道路桥梁地下管线影响,以往的锚索锚杆及放坡开挖均很多满足不了现在建设的步伐,现代建筑根据城市的规划特点都在采用内支撑工艺,而昆明这两年的城市化建设也大力推广,它优势在于安全对周边土体基本不造成破坏、不用放坡开挖适用于场地狭小,缺占就是土方开挖取土困难大型土方机械不好施展、最后拆除也比较麻烦,最大的是造成资源浪费因砼不能回收利用。我也是第一次经历内支撑项目,项目设计地下面积4万平米共四层、砼全支撑体系设两层内支撑开挖深度18米,施工前也考察过几个项目但支撑面积都比较小,自己边学边施工边总结。下面就是总结的从设计到施工拆除的一些要点:
现目前设计上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结合施工现场及土方开挖且方便后续施工,从前期设计角度来讲应首先要考虑与主体结构的梁柱要完全错开,还要考虑挖土顺序出土位置,栈桥的设计位置尤为重要。出土栈桥设计时远离主楼,要充分考虑主楼与地下施工两不误,因地下施工受支撑梁破除的影响,造成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这个时间主楼主体基本可以断水了。支撑梁与结构层面还要有一定的操作高度、应不少于800mm的可操作空间方便施工作业,也方便主结构墙柱钢筋上下层的搭接。支护桩与结构剪力墙净距应控制在1500~2000mm方便支模及钢筋绑扎。如果有两层以上的支撑梁上下两层的净高应不少于5500mm以方便小型挖机操作,最下层支撑梁以下的外墙周围回填部分,设计应考虑采用低标号混凝土佳,因支撑梁周边都会设计腰梁及换撑梁,回填是相当难下料及夯实(我项目最后改用低标号混凝土,经计算成本并未增加多少、且能保证回填质量)。支撑格构柱在设计上大多采角钢柱,在设计制作上应尽量少做柱间斜撑,因为在支撑梁施工及结构层面施工与格构柱相交时都得割掉斜撑。
施工
1、支护桩的施工:支护桩施工定位垂直度控制是关键,桩与桩的净距最好控制在200mm以内,并控制好桩顶标高。格构柱施工一般都是先施工后取土,格构柱标高都是低于土体的,控制标高是难点,施工工序放线定位、钻孔放钢筋笼校正固定、下钢格构柱校正用钢筋吊好控制好标高、浇灌混凝土、空孔回填。格构柱混凝土浇灌标高控制很重要,控制不好不仅会造成砼浪费,且如果超灌,以后凿除相当麻烦。
2、支撑梁施工:土方先挖至冠梁层梁底人工清至垫层底,靠近支护桩位置可视破桩高度适当挖深一些以方便破支护桩头,破桩头的砼垃圾量需估算好就近回填,以免造成挖机台班浪费,施工垫层标号不必太高厚度也不要太厚,能固定支模就行,垫层与支撑结构层最好有一道隔离层,最简便的是用油毡即便宜施工又快,每段垫层施工时,最好预留两条分隔缝以方便后续施工时与垫层剥离,这点很重要,在后续施工中可节省大量人工。如果有多层内支撑,按照上面的工序施工即可,要注意腰梁部位施工比较困难,因为腰梁部位在打桩时没有预留钢筋,需土方挖出后破桩焊接支撑钢筋来支撑腰梁,所以超挖部分还得支底模或者回填施工垫层。内支撑梁施工过程中最难的还是土方开挖,因受出土区域高度的影响大型挖土机械施展不开,所以得规划好挖土线路利用小型挖机掏至空档位置,再以大挖机装车运走。
3、换撑是支撑梁最后一道工序,它使主体结构与支护桩间形成水平支撑。因支护桩施工时没有预留换撑梁的钢筋,造成很多设计是破桩焊接支撑钢筋及连接钢板的方式,即费工施工难度又大,故我项目在与设计沟通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植筋施工方式,此方式又快又省料。
拆除
内支撑拆除是整个环节中最繁杂的一件事,首先在施工楼板的时就得把方案做好,支模体系考虑拆除支撑梁的荷载加密支撑点,砼强度达到80%设计值时方可拆除,支撑体系完后才能拆模。支撑梁的板面要做好成品保护,可用旧层板或钢板进行铺垫,我项目几种拆除方法均试过:
1、采用现代工艺线锯切割,不紧工效慢支座部位切割更困难,且要先计算吊车起重重量进行分段放线,支撑梁下部搭设好架子防止切割是坠落损伤结构层,最后再分段吊运装车外运。
2、采用小型挖掘机带破碎头进行破碎,在支撑梁上部用钢板铺一通道挖机向后退式进行破碎,垃圾用小型装载机运至输送带部位输送装车外运后,得出此法虽省事但破坏性较大且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论证及准备。
3、采用人工用风镐进行破碎需要大量的人工及动力机械,先将支座部分全部破除割掉钢筋将支撑梁分段吊出,然后清理破碎垃圾吊运出场,用风镐破除施工技术含量不高工效慢扬尘大但相对安全。
4、采用钻孔用膨胀爆破,因打孔耗时长加之钢筋密所以效果不理想,如果在内支撑施工时,按膨胀爆破要求先做好方案,在梁和支座部位按距离先布点预留套管孔,到破除是清理干净装上膨胀炸药这样工效应该至少提高一倍。
本项目最终采用了第2和第3方法进行破碎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