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梁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2、桩顶浮浆和主筋处理
在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清除桩顶的浮浆、松软层和主筋上的粘土,凿除多余的砼,保证桩顶伸入桩顶梁100mm,并使底部座落在支护桩顶新鲜砼面上,桩的主筋锚入冠梁长度为35d。
3、冠梁、支撑梁底浇筑垫层混凝土浇筑
由于支撑梁、冠梁是支撑在刚开挖的土层上,为了减少沉降和结构变形,在刚挖开的梁基槽底土方用铁锹平整拍实,并按照设计要求浇筑100厚C15混凝土,宽为梁宽加200,控制好标高,用平板振动器振实,跨度≥4米的支撑梁垫层应按照3‰起拱。
钢筋绑扎之前,按照图纸及会审纪要要求,在支撑梁底铺设塑料薄膜,以把垫层与支撑梁隔开,土方开挖时可以容易脱落,确保混凝土观感。
4、钢筋制作绑扎
(1)钢筋制作
1本工程所用的各种规格的钢材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量及直径分批检验与堆放,检验内容包括对钢筋的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配筋图计量下料,按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在同断面不应超过钢筋总数的50%,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1.3la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3冠梁钢筋锚固长度为40d,主筋保护层均为35mm。
(2)钢筋绑扎
1根据设计要求,冠梁外侧主筋可在支撑与支座处三分之一范围搭接,搭接方法采用焊接,接缝长度应≥10d,内侧主筋可在支撑梁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应≥45d;
2支撑梁、冠梁分两个施工段同时施工,施工段与施工段交接处需预留插曲筋,并根据数量分两次搭接。
3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所有的钢筋保护层均采用成品塑料垫块,内埋铁丝规格40×40,厚度同保护层,其间距应在1m之内。
4在冠梁边(距梁边线100mm)每隔3m预埋Φ16(L=200mm@3000)短筋,作为防护栏杆焊接件使用。
5、冠梁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1待冠梁筋绑扎完毕验收后,在混凝土垫层上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配制、安装模板,横楞采用50×100木方@≤400mm,纵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800mm;梁中间设一道M12对拉螺栓@800,梁面采用50×100木方加固@1000,两侧采用50×100木方加固@1500斜向布设,支撑于坚实土面上。
2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施工,振动棒的插入间距为500mm,每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止。
3冠梁可留设施工缝,施工缝为启口缝,用铁丝网围挡,成型后表面予以凿毛。禁止留置在平直段内。
4砼浇筑时应按规定制作试块并多做一组,同条件养护,待土方开挖之前,进行试压,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二、混凝土内支撑梁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至支护桩顶标高(9.2m)时,开始第一道钢筋砼水平支撑体系的施工,钢筋砼水平支撑梁体系及冠梁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环梁(HL)、支撑梁(L1、L2)设计砼强度均为C30,环梁设计尺寸1500*800,支撑梁有700*800及600*700(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如下)。
1、内支撑施工
(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1)、模板支设的工艺流程为:弹线---底模(或砼垫层)--侧板--拼装---涂刷隔离剂---侧板安装
2)、模板支设、拆除的施工方法:
先在基槽底弹出支撑梁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斜撑和平撑钉牢,为防止浇筑砼时模板变形,保证梁宽度的准确,在侧板上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搭头木。因梁高均超过700mm,且大部分高达1000以上,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和底部各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固。梁、板模板采用木模时,侧模要包住底模。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拆除模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以保证支撑梁的强度及棱角和表
面不受损伤。拆除顺序是先拆搭头木,再拆除斜撑与平撑,最后拆除侧板与端模板。
3)、模板支设及拆除的注意事项
①所有模板在施工前要进行检验,对不合格或变形了的模板或加固件挑出来,经整修合格后方能使用。
②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防止砼漏浆和粘模。
③模板安装后,有关人员要对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支撑系统等全面检查并办理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砼施工时应有木模工及测量人员进行变形监测。
④模板周转使用,应进行修整,保证表面的光滑和清洁,安装前刷好脱模剂--新模板面刷沥青漆。
⑤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在涂刷隔离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
⑥模板安装的接缝不应漏浆,浇筑砼前模板要浇水,但模板内不能有积水。
⑦拆除模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以保证支撑梁的强度及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拆除过程中发现梁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是时,应通知技术部门及相关人员,按规范处理或方案处理。
(2)钢筋制作和安装的施工工艺
1)钢筋制作的施工工艺
①本工程所用的各种规格的钢材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量及直径分批检验与堆放,检验内容包括对钢筋的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配筋图计量下料,按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在同断面不应超过钢筋总数的50%,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1.3la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③支撑梁钢筋锚固长度均为40d,主筋保护层均为35mm。
(3)钢筋安装的施工工艺
1)此时冠梁已施工完成,需要在冠梁上植筋后同支承梁钢筋连接。首先要应及时清除冠梁的浮浆和凿除表面的砼,然后钻孔,清孔,注胶,植入钢筋,由于植筋数量多,而且植入的钢筋直径大,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植筋工艺和按设计图纸施工,保证植筋的质量且应保证冠梁上的植筋锚入长度不小于10d。
2)支承梁长度大,需钢筋连接,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采用直罗纹套筒连接。
3)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己标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超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扎立筋---再绑扎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
5)弯起钢筋与负弯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立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边梁,必须支承在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7)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4)砼浇筑和振捣的施工技术:
(1)分层分段进行浇筑,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入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捧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2)浇筑要连续进行,如有间歇要在砼初凝前接缝,一般不超过2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浇筑立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由于钢筋密集,宜采用小径振动棒从钢筋较稀处插入振动,必要时,可辅以细石子同强度砼进行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
(5)施工注意事项
1)支撑系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各构件的标高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以保持水平方向的平整度。
2)在标高5.15m米以上的杂填土大面积开挖完成后,即对土体进行部分卸载后,再开槽施工内支撑;
3)支撑体系长度很大,为防止砼温度和收缩变形,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砼内添加减水剂,微膨胀剂;
②砼浇灌后应加强浇水养护,表面覆盖草袋。
2、内支撑拆除
(1)当施工地下室底板及传力带,待地下室楼板及传力带强度达到设计值 70%,经监理同意后即可拆除内支撑。
(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施工环境,采用挖掘机拆除内支撑梁
①施工准备:支撑拆除时应在已浇筑好的地下室底板上铺设旧木模或竹跳板、钢板等,以防掉落的混凝土碎块破坏地下室顶板结构实体。
②机械就位:破碎的小挖机(风炮机)利用塔吊或者汽车吊直接安放在地下室底板上进行挖凿作业。
③拆除砼:启动挖掘机炮头对支撑梁进行机械振动破碎,因支撑梁距离底板面有约5.5m,拆除时,挖掘机炮头宜从支撑梁的侧面开始进行破碎。当挖掘机将支撑梁破碎后再人工用氧割、电焊等将支撑梁钢筋主筋进行切割。使混凝土分块。
④垃圾清理:清理出的砼碎渣用人工清理到吊笼里,利用塔吊或者汽车吊转运出场地。
|